4月24日,在官橋鎮后官莊村的食用菌種植大棚內,記者看到上萬支食用菌棒排放整齊,一朵朵水靈靈的黑木耳破巢而出、嬌嫩新鮮,采摘農戶的臉上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這是該鎮通過“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在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帶動當地農民脫貧增收的一個縮影。
據悉,官橋鎮后官莊村“兩委”一班人一直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助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通過多次外出考察學習,發現食用菌種植投資小見效快,省時、省工、不爭農時、方便管理,可為村內婦女及老人提供不少就業崗位。通過黨支部引領,多方協調溝通,于去年10月份成立了滕州通達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50畝,投資70余萬元,建設大棚8個,專業種植黑木耳、羊肚菌、草菇、銀耳等,聘請專人負責澆水、管理和采摘。目前,該合作社發展專業種植戶20余家,每畝純收入預計能達到3萬余元。(官橋鎮信息中心2020年4月供稿)
魯公網安備 370481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