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綠桃紅池水淺,水秀山青花滿眼。沐浴著和暖的春風,界河鎮各項民生工程施工熱戰正酣,四好農村路、高標準農田、靈泉山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通戶工程、棗菏高速、京臺高速等各項工程有條不紊地展開。密織成網的農村公路縮短了城鄉的距離,高標準農田建設帶動了農業快速發展,穿境而過的高速公路,串聯起了群眾的幸福夢、致富夢,為界河鎮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注入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通戶工程打通鄉村“微循環”。從群眾最關心最關注的出行問題入手,扎實推進通戶工程建設,有效改善群眾生產生活運輸條件,打通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各村有序推進街巷硬化,在完成主街道硬化任務基礎上,打通村村、村內的斷頭路,開展小街巷硬化,在嚴把質量關的同時,做好配套設施完善提升,與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相結合,同步做好修建排水溝、綠化、亮化等工作,把條條平坦潔凈的硬化道路,鋪向每一戶的家門口,連到群眾的心坎上。截至目前,界河鎮68個村,59個村完成通戶工程,東萬院、西萬院、北界河等9個村正在施工,確保全鎮“通戶工程完成率達到100%。
“四好農村路”密織鄉村“振興網”。堅持“鄉村振興,公路先行”的發展理念,以引領美麗鄉村建設、服務農村發展、提升群眾出行品質為目標,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嚴格按照“四好農村路”建設程序和標準,從強化統籌規劃、嚴格執行標準、加強建設管理等方面入手,科學制定建設規劃和施工方案,重點解決農村公路斷頭路、瓶頸路等問題。去年以來,實施界姜路改擴建工程等“四好農村路”15.6公里。唐樓、李子行、二十里鋪、北沙河、興隆前棗段“四好農村路”,7公里大中修工程,均已全面啟動建設,確保年底前完工。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鼓起農民“錢袋子”。自2019年12月份以來,界河鎮充分利用農閑有利時機,調動一切力量,大搞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全面啟動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該項目涉及界河鎮房嶺、西安樓、東安樓、幸福樓、北閆樓、東曹東、馬山頭等17個村,占地面積13000畝,其中耕地面積11000畝。新修田間道路 2.2萬平方米、配套新舊機電井 108眼、鋪設PE節水管道 7.4萬米、安裝出水栓1500個,開挖排水溝 0.4 萬米、鋪設低壓電纜1.5萬米、栽植綠化苗木0.36 萬株。將易受旱澇災害的農田,改造成“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良田,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為發展現代農業夯實基礎。(界河鎮信息中心2020年4月供稿)
魯公網安備 370481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