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充分發揮干雜海貨市場的資源、集群優勢,積極探索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的新路徑,加快推進藥食同源商品進口通關便利化改革,撬動香辛料產業供應鏈、服務鏈、價值鏈協同發展,全力打造聞名全國的“江北香城”和“香聚滕州”貿易集散地。
我市大力暢通產業供應鏈,發揮滕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與青島自貿區的聯動創新優勢,積極開展藥食同源商品進口通關便利化改革試點,以改革優勢持續釋放產業紅利,不斷提高外貿企業獲得感。簡化流程助通關,堅持多部門協同聯動、信息共享,試點企業憑《藥食同源商品進口用途證明》即可辦理通關手續,無需提交《進口藥品通關單》,業務流程更優化、通關更便利,有效解決了藥食同源類香辛料采購周期長、成本高、渠道單一等痛點難點問題。自改革后,我市香辛料外貿企業可通過青島港直接進口藥食同源商品,通關時間較南方口岸縮短了10-20天。優選品種育企業,認真落實國家衛健委、藥監局、海關總署關于試點商品的要求,結合香辛料產業的發展前景和市場銷售情況,首批確定小茴香、丁香、白豆蔻等7個試點商品品種。加強試點企業培育,印發藥食同源商品進口流程明白紙,對經營主體進行覆蓋式宣傳,組織開展專題業務培訓,幫助企業了解改革政策、熟悉申報流程,目前首批確定美吉貿易、華睿供應鏈、京廣商貿3家非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為試點企業。創新賦能提份額,發揮滕州干雜海貨市場香辛料“中轉站”“產業圈”優勢,借鑒省內外經驗做法,創新實施“貿易+加工”試點模式,我市成為山東省首個在生產和貿易領域同步開展通關便利化試點的地區。
為持續做優產業服務鏈,我市積極搭建平臺載體,加快推進魯南國際干雜海貨智慧倉儲加工物流產業園和投資26億元、被列入省“十四五”規劃的滕州市公共保稅倉庫暨干雜海貨精品市場項目建設,做強商貿流通載體,完善配套設施,推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目前,公共保稅倉庫1號倉庫已建成竣工,待海關驗收后即可投入運營,入庫商品可享受暫緩納稅政策,大大提高企業資金周轉率和利用率,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和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聚焦保障進口香辛料有序流轉、安全可控,市場監管部門創新監管方式,發揮數字賦能作用,積極搭建線上追溯平臺,第一時間開發上線藥食同源進口商品追溯小程序,對貨物進行“身份”賦碼,在全國率先實現藥食同源商品采購、運輸、銷售等各環節一碼全程跟蹤,確保了貨物來源可查、去向可追、全程溯源。目前,該平臺已涵蓋小茴香、丁香等全部七大類商品。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一照多址”“一證多址”“線上辦理線下出件”等多項便民利企改革服務新舉措,突破了一直以來“一份營業執照只能有一個地址”“一張許可證只能有一個地址”等限制,減少了申報材料、壓縮了審批環節,為藥食同源企業放心經營、舒心發展創造一流優質營商環境。
我市積極擦亮“香飄全球”金招牌,探索香辛料產業發展新模式,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精準招商,積極引進復合調味品生產、香辛料提純萃取等香辛料加工企業落戶滕州,鼓勵引導企業與山東大學、天津市調味品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開展技術創新,研發特色產品,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積極探索“政府引導+國企投資+企業入股+商會運營”的運營模式,以地方國企為主體進行投融資,干雜海貨批發市場參與管理,經營大戶、加工企業入股,合力推動全市香辛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參與企業達到150余家,進一步激發了香辛料產業的內生動力,帶動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園區化轉型發展。拓寬銷售新渠道,加快推動專業市場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做大做強電商平臺和企業,完善電商產業發展載體,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深化跨境電商“保稅+新零售”改革,積極探索“保稅倉+直播”等新零售模式。目前,滕州干雜海貨市場香辛料線上經營商戶達120余家,被山東省商務廳認定為電商供應鏈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