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我市組織收聽收看棗莊市民政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剛代表我市作典型發言,副市長樊曉陽及各有關單位負責人在滕州分會場收看會議實況。
會議指出,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全國、全省民政會議部署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強烈的責任擔當,著力健全兜底保障機制、補齊民生發展短板,為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會議強調,要著力提高養老服務能力,高效運營愛心食堂,規范提升照護技能,加快發展“銀發經濟”,積極打造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格局。要建立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完善“物質+服務”救助模式,真正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要穩步提升社會福利保障水平,加強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強化殘疾人“兩項補貼”精準管理,切實保障好困難群眾切身利益。要扎實抓好社會事務工作,大力倡樹文明婚俗新風,積極穩妥推進殯葬改革,使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理念深入人心。要有序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加強社會組織、慈善組織、區劃地名管理,為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會議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把民政事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進一步加強基層民政隊伍建設,強化協同推進和督導落實機制,以措施“有為”推動工作“進位”。要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工作,努力實現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要進一步加強對養老服務、兒童福利、救助管理等機構的監督管理,織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全力推動我市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周剛在發言中說,五年來,滕州緊緊圍繞省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1261”行動計劃和全市民政工作安排部署,打造“兼愛民政”文化品牌,構建“大民政”工作格局,堅持高點謀劃、高位推進,全面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民政事業邁上新臺階。滕州先后榮獲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縣、全國救助管理區域性中心試點單位、全國殯葬領域跨部門綜合監管試點縣,“以‘兼愛民政、法潤民心’促進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典型經驗入選中國改革2024年度縣域改革案例名單。下一步,滕州將聚焦困難群眾,在社會救助上攻堅發力,實施殘疾人關愛工程,抓好低收入人群動態監測,持續推動擴圍增效;聚焦“一老一小”,在社會福利上攻堅發力,開展“五床聯動”工作,保障孤困兒童基本生活、就醫、就學等需求,持續擴大服務供給;聚焦專項事務,在社會治理上攻堅發力,推進社會組織管理、移風易俗改革走深走實,持續拓展治理領域,全力為全市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滕州新的更大力量。
(朱婷婷?報道?張冉冉?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