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人社部門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深入推進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持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扎實做好人才服務優化工作,不斷把人才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人才活力轉變為創新動力,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
市人社部門樹立需求導向,開展“精準引”,圍繞“化機鋰醫數”五大重點產業,廣泛開展人才需求征集活動,先后為益康藥業、北京理工大學魯南研究院等25家單位發布急需緊缺專業崗位73個、人才需求348人。強化“平臺引”,加強博士后等各類人才平臺建設,全力擴大創新人才隊伍規模,累計招引青年人才9670人、海外留學人才39人、青年博士人才29人、全職博士2人。擴大“自主引”,充分發揮用人單位自主權,積極動員企業參與“山東滕州-高校人才直通車”活動中來,先后組織203家企業深入15所高校開展校園招聘活動,共提供崗位450余個、人才需求2547人,達成初步就業意向800余人。
我市人社部門優化培育模式,緊盯我市產業結構優化趨勢和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指導各技工院校不斷優化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全方位推行各項技能提升培訓項目,累計培養各類技能人才1.2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500余人。完善現代技工教育體系,推行“工學一體”培養模式,指導山東化工技師學院、棗莊工程技師學院與威達重工、普魯特機床等多個產業的知名企業合作,目前專業教學已涵蓋電工、鉗工、數控等50余個工種。全面提升校企融合發展層次,通過引企駐校、引校進企、校企聯動等方式,逐步拓寬校企合作訂單班、協議班培養的深度和廣度,重點打造鋰電新能源、高端化工、高端制造等產教融合共同體,助力打造區域性技能人才高地。
(朱婷婷?張裕民?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