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市委社會工作部在至善學校開展全市第一期社會大課堂活動,以此推動“社會大課堂”開起來、活起來、實起來、熱起來,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開創新時代全市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舉辦社會大課堂(第一期)活動,旨在加強全市社會工作,提升我市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家校社有效協同,打造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市至善學校校長、國家高級社會工作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王桂桐作為社會大課堂第一期的主講人,以“加強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主題,聚焦家校社有效協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進行了詳細講解。市委社會工作部、市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社會工作機構和志愿服務組織負責人和部分學生家長參加活動。
據了解,社會大課堂的開設,是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社會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社會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社會大課堂作為全市社會工作系統開展教育培訓的主陣地主渠道,在總體設計上,秉持“大社會、大治理、大服務”的理念,探索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治理發展、融入居民群眾生活,為基層治理提質增效提供思想引導和智力支持。在推進路徑上,強化全域統籌、科學布局,依托黨校和大中小學校,設置多處分課堂,并逐步推開;用好各級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工會驛站、青年之家、婦女之家等黨群陣地,把社會大課堂開在廣大群眾身邊。在課程設置上,邀請廣大村(居)和社區群眾、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優秀工匠、企業家、新就業群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五老”、專家學者等參與到社會大課堂中來,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講好黨和國家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生產生活知識技能,展示社會各界先進人物風采。
第一期社會大講堂的舉辦,為今后活動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下一步,市委社會工作部將以社會大課堂為平臺,織密覆蓋到邊到底、服務可感可及的“社會大課堂”陣地體系,完善“需求—資源—服務”的發展模式,通過思想凝聚、資源集聚、力量匯聚,充分激活陣地資源,激發社會力量參與,促進學習成果轉化為推進社會工作創新發展的實踐成效。
(廖晗?婁昱岐?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