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一年來,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市人大常委會緊扣市委決策部署,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忠實全面履行法定職責,全年共召開常委會會議8次,聽取審議“一府一委兩院”工作報告25個,組織視察調研和執法檢查36次,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179人次,圓滿完成市十九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一、始終堅持政治引領,在忠誠擔當履職中把牢正確方向
持之以恒強化理論武裝。以“跟進學”強化“跟著走”,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黨組會議“第一議題”、代表培訓“第一專題”、宣傳宣講“第一主題”,全年組織黨組會議學習15次、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12次、專題讀書研討班6期。常委會黨組成員充分發揮領學促學作用,帶頭研討交流講黨課27次、走進基層“家站室”宣講12次,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人大系統持續走深走實。
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市委高度重視、全力支持、專題研究人大工作,創新開展縣級領導干部人大代表走進聯絡站聯系基層代表和群眾活動,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率先垂范、親力親為。市委主要領導年初就為人大定方向、出題目,具體工作中多次對人大工作作出批示、給予指導,親自出席慶祝市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座談會并講話,讓廣大代表和人大干部目標更明、干勁更足。人大常委會嚴格落實請示報告制度,自覺做到重大事項提前向市委請示、重點工作主動向市委報告、重要活動及時報請市委支持。
不折不扣貫徹市委部署。堅持人大工作在大局下謀劃、在大勢中推進,緊扣市委“1523”總體工作思路,年初研究制定了108項重點工作任務,確定監督議題39項,全部高質高效完成。圍繞助推“強工興產、項目突破”,選派9名人大干部擔任市委重大工程指揮部指揮長、重大項目專班組長、“一企一策”幫促專員,創新“4+4”服務保障機制,支持他們沖到項目一線建功立業、助推發展。人大機關被評為全市“金牌幫促單位”。圍繞助力“工業倍增”,鼓勵支持企業家人大代表在“一擴兩新”中打頭陣、當先鋒,領銜實施省重大項目和重大專項12個、省重點技改項目26個。30名人大代表獲評兩級市“突出貢獻企業家”。圍繞落實“化機鋰醫數”“工建農服旅”等重點發展任務,深入調研低效閑置用地處置、產學研合作、倉儲物流項目建設等情況,聽取審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強工興產、項目突破”攻堅行動實施、“四好+一好”精準招商、外貿新業態發展等專項報告,人大代表先后在全國、省、棗莊市人代會上提出議案建議51件,其中張民代表提出的“增加滕州市藥食同源食品種類”和“支持滕州工業母機高質量發展”的建議,被省人大列入重點建議;王亮代表提出的“推動機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被全國人大重點督辦,納入工信部國家重大專項計劃。
二、始終聚焦法治建設,在維護公平正義中服務中心大局
助力加快建設法治社會。構建完善了任前法律知識考試、頒發任命書、憲法宣誓等“一整套”人事任免制度程序,在憲法文化廣場首次公開舉行120余名新任命人員宣誓儀式。組織專項視察全市“八五”普法規劃實施推動法治社會建設情況,督促市政府持續構建全鏈條普法體系。配合上級人大開展立法調研8次,提交立法建議96條,扎實推進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省級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建用融一體、聯監采統籌”經驗做法被省人大常委會在全省推廣。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和安全生產“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審議《山東省食品安全條例》實施情況,對市政府5件規范性文件進行備案審查。參加棗莊“市民熱線·人大之聲”活動,依法轉辦督辦群眾來信來訪71件次,辦結率100%。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孫立成帶隊來我市專題調研《煙草專賣法》貫徹實施情況,對滕州法治社會建設予以充分肯定。
推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指導設立全省首家法院人大代表議事聯絡廳,組織代表線上線下旁聽案件審理、見證參與“執行鐵拳”集中行動,以代表“零距離”監督推動案件高質高效辦理。集中對市法院、市檢察院、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等11家單位開展工作評議,針對企業關注的簡政放權、執法監管等方面提出26條建議。聽取審議市法院執行工作、市檢察院民事生效裁判監督和法治營商環境建設情況的報告,督促“兩院”聯動開展涉金融、涉民企專項集中執行行動和“檢察護企”行動。
促進財政國資提質增效。著眼“管好錢”,全過程監督預算編制、執行、決算,聽取審議2024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2023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審計工作情況的專項報告,依法審查批準2023年財政決算,作出批準2024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及市級預算調整的決定,督促審計反映問題全部整改銷號。著眼“防風險”,首次聽取審議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情況的報告,提出“完善政府債務風險評估、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等整改建議。著眼“促規范”,聽取審議2023年度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專項報告,審議2023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提升資產運營收益。
創新增強人大監督剛性。常態化、制度化邀請代表參加會前調研、專題視察、聽取審議、測評評議、跟蹤督辦等人大監督各環節、全過程,創新人大常委“現場點評”和代表“接受采訪、走進直播間、專家解讀”等監督模式,讓監督對象“紅臉出汗”。年內在常委會會議上分3批次、對30家職能部門進行測評評議,其中連續兩年對駐滕14家金融機構金融賦能高質量發展開展滿意度測評,對一次不滿意的通報批評,連續不滿意的啟動質詢程序。
三、始終突出為民惠民,在踐行初心使命中彰顯制度優勢
積極推動辦好惠民實事。拓展惠民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制向鎮級延伸,年初共票決確定市級惠民實事10件、鎮級158件,首次實現市鎮“票決全覆蓋”。針對市級10件惠民實事,常委會實行班子成員牽頭跟蹤督辦,開展了惠民實事“監督周”活動,通過“實地看+現場查+座談議”,深化“清單交辦、清零整改”閉環運作,有力推動了惠民實事落地落實。
積極回應社會關注關切。為讓群眾喝上“放心水”,在全省率先開展現制現售飲用水監管調研,特別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衛生管理較為混亂”等問題,推動市檢察院制發檢察建議,督促衛健等部門履行監管職責、開展專項檢查。為守好群眾的“錢袋子”,專題審議市政府反電信詐騙工作開展情況的報告,督促公安等部門協同共治、保持高壓態勢,電信詐騙發案量、涉案金額實現大幅度“雙下降”。為實現“上好學”“有醫靠”,組織視察全市教育醫療工作,專項調研學校改擴建項目實施、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情況,推動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深入實施“三名工程”。針對群眾關心關注的機動車管理、社區微業等看似“不起眼”的小問題,提出建議意見28條。
積極助推美麗滕州建設。聚焦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聽取審議了2023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水美滕州”建設情況的報告,推動市政府和法檢“兩院”聯動協作、高壓嚴打。市檢察院辦理的“干擾自動監測設施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入選“中國十大環境司法案例”。聚焦建設高品質精致城市,組織代表開展物業管理、城市管理水平、城市品質提升攻堅行動情況調研,推動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加快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和升級改造。聚焦打造鄉村振興特色樣板,組織視察調研鄉村振興“兩區”建設、蓮青山文旅融合發展、農村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情況,督促實現一二三產貫通、農文旅融合。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隨蓮、住魯全國人大代表來滕專題調研鄉村振興,對我市“兩區”建設給予高度評價。
四、始終發揮主體作用,在夯實民主基石中匯聚代表力量
陣地建設更加堅實。堅持履職陣地建設規范化、管理制度化、活動常態化,扎實推動218個代表“家站室”由“建好”向“管好”“用好”深化拓展,持續組織五級人大代表常態化開展進站輪值坐班、接待選民、述職評議等活動,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280件,幫助群眾辦理微實事920件,512名市鎮代表向選民述職、接受評議。過去一年“家站室”建設日趨規范,從開辦“最美養老院”到幫扶孤困兒童、從解決群眾“出行難”到三級代表合力推進鄉村振興,既有大事小情的“接訴即辦”,也有產業發展的“把脈開方”,在一場場“心貼心”的懇談交流、一件件“微實事”的快速落實中,升騰起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更多“煙火氣”。
履職活動更加豐富。深化拓展“雙聯”工作,全年列席常委會會議、參與視察調研182人次。創新推行“代表招募令”,實行選住一體、社區吹哨、代表集合,使廣大代表紛紛投入到熟悉的領域充分發揮作用。范光杰代表利用代表聯絡站聯系選民,為梁場等棚改拆遷群眾講解政策,助力征遷“加速度”;徐夫成代表依托企業家代表聯絡站,助力解決企業困難問題10余項;張士銀代表多次走進代表聯絡站幫助社區化解矛盾,并成功舉辦了首屆全國機床功能部件展覽會,在業界形成強烈反響。《人民權利報》頭版以“一紙招募令?代表來報到”為題進行了專題報道;市委王廣部書記對市人大創新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工作作出批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書記楊東奇專門聽取匯報,批示要求全省推廣。
建議辦理更加高效。健全代表建議提出、交辦、辦理、督辦、評價等全流程工作制度,完善常委會領導領銜督辦、政府領導分工領辦、專委會對口督辦、代表全程參與協辦機制。年初組織代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民意、開展會前視察,引導廣大代表提出高質量建議99件。4月份召開交辦會議,對代表建議建立臺賬、明確任務、分辦交辦、壓實責任。7月份由常委會班子成員帶隊組成5個督查組,深入一線開展集中“督辦月”活動,同時梳理出代表多年提、群眾關注多、解決不徹底的建議,列入督辦范圍,進行重點督查,“南沙河S321省道增設紅綠燈”等5個問題得到圓滿解決。11月份聽取審議、滿意度測評、開展“回頭看”,代表建議辦結率100%,問題解決率和代表滿意率逐年提高。
五、始終注重強基固本,在持續守正創新中提升工作水平
抓牢黨建聚合力。專題研究部署和推進黨紀學習教育,聯合市紀委監委舉辦黨風廉政建設專題報告會,引導黨員干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建成集黨員教育、黨群活動、宣傳展示等功能于一體的黨建活動室,創新黨建工作“二十四節氣”掛圖作戰工作法,打造“依法履職、民呼善應”黨建品牌。
抓實機制提能力。持續完善常委會會議議事規則,對會議召集、分組審議、中心發言人、表決決定等作出制度性規范,推動從“程序性”審議到“實質性”審議轉變。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雙向賦能,持續提升人大干部和代表履職能力水平。高規格舉行慶祝市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高標準完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實踐展館提檔升級,高質量編撰《滕州人大》慶祝70周年特刊,精心組織人大老干部視察鄉村振興工作,首創為常委會組成人員頒授榮譽牌制度。
抓活宣傳增魅力。用好人大“一刊一微一網”,深度挖掘和大力宣傳具有滕州標識的人大工作新品牌、新亮點,全方位展現工作成效和代表風采。眾多優秀代表的卓越事跡和履職風采登上了《中國人大》《大眾日報》等權威媒體。中央電視臺采編報道的《山東滕州:人大代表開展多樣憲法宣傳活動》,實現了我市人大工作上央視的歷史性突破。市人大被評為全省人大系統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北京、江蘇、河南等地人大30余批次來滕考察交流。作為棗莊市唯一代表,滕州參加全國地方人大常委會專題學習班并作典型發言。
2025年的主要任務
2025年,市人大常委會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市委“1523”總體工作思路為牽引,聚焦“重點工作集中攻堅年”部署要求,錨定“七個攻堅突破”重點任務,高站位服務中心大局、高水平依法履職行權、高效能聚合代表力量、高標準加強自身建設,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滕州新篇章中扛牢人大擔當、彰顯人大作為。
一、筑牢忠誠之魂,以更高站位把準全局工作主線。提請召開市委人大工作會議,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地方人大工作。精準對標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科學謀劃推進人大監督、代表履職、自身建設等各項工作。深化“人大代表+網格+N”工作機制,推動各級代表與社區工作者、網格員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品牌。進一步落實市委重大項目專班制、重點項目專員制和重大工程指揮部制,讓“市委有部署、人大有行動、落實見成效”成為滕州人大最鮮明的標識。
二、恪盡為民之責,以更實舉措增強監督剛性質效。堅持“先學習、后調研、再議事”,綜合運用法定監督方式,助推經濟社會向更高質量、更高效益發展。聚力做好“規定動作”,加強對“十四五”規劃實施、“十五五”規劃編制、國民經濟運行、全口徑預決算、國土空間規劃、政府債務管理、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生態環境保護等工作的剛性監督。聚力做精“自選動作”,聚焦20多個社會關注、群眾關切的領域,開展“穿透式、沉浸式”視察調研,促進“一府一委兩院”工作落細落實。聚力做優“特色動作”,深化市鎮惠民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制,“跟蹤督辦”推動市級惠民實事逐項落實到位,適時開展“專題詢問”、滿意度測評,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松勁、解決不徹底不放手、群眾不認可不罷休。
三、凝聚奮進之力,以更優機制拓寬代表履職渠道。持續推動“家站室”、代表議事廳與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多位一體”融合共建,打造開放式、多功能代表履職平臺。抓好代表學習教育,進一步提高代表調查研究、審查審議和提出議案建議的能力。發揮代表“頭雁”作用,擴充代表專家庫,努力把代表小組建在“化機鋰醫數”產業鏈上,為產業企業“把脈問診、對癥下藥”。持續推動“雙聯”“六個一”主題活動走深走實,將代表進站、高質量建議、解決難題、選民評價等納入統一述職范圍,逐步探索實施代表履職檔案、積分量化考核管理辦法。圍繞提升建議辦理質效,豐富督辦舉措,實現代表建議“提”“交”“辦”“督”“評”各環節、全鏈條有序對接、高效運轉。
四、磨礪擔當之肩,以更嚴標準加強機關自身建設。常態化開展干部思想能力作風建設,不斷提高常委會政治能力和履職水平。突出黨建引領,一體推進機關政治、思想、作風、制度建設。突出數字賦能,持續推進“數智人大”平臺縱向貫通,推行代表“二維碼”上聽民聲、“隨手拍”下訪民情,加快實現“掌上履職”“移動履職”。構建人大宣傳全媒體矩陣,創新開設“代表直播間”,多渠道多維度講好人大故事。突出上下聯動,更加密切與上級人大協同互動,加強對鎮街人大工作的指導,適時組織開展互促互學現場交流活動,著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服務人民、尊崇法治、發揚民主、勤勉盡責的人大工作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