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堅持把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緊緊圍繞“政策穩就業、產業促就業、服務保就業”工作主線,推動“崗位鏈”“政策鏈”“培訓鏈”“服務鏈”深度融合,努力為高質量充分就業賦能增效。2023年至今,全市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2萬人,發放財政就業資金2.9億元。我市成功入選“省級創業型城市”“青年人才首選山東20強城市”和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最具吸引力”縣城10強。
我市緊盯110條重點項目線索和年度實施的219個省市縣重點項目,全方位加強要素保障,為穩定擴大就業持續注入源頭活水。深入實施“強企、興商、富民”工程,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滿產增產、穩崗擴崗,確保全年新增就業1.2萬人以上。深挖康養托育等服務業就業潛能,推動各類市場主體放大優勢、裂變發展,力爭年度新增“四上”企業360家,總數達1900家以上。以全省“就業環境友好型城市”建設為抓手,全面落實穩崗返還、政府補貼等就業政策。完善就業困難群體援助機制,積極推廣“媽媽崗”“如康家園”等靈活就業模式,推動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我市充分發揮山東化工技師學院等3所駐滕院校資源優勢,積極推行“四位一體”培訓模式(崗位需要+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力爭高技能人才達到4萬、技能人才總量突破18萬人。聚焦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每年開展技能培訓1.2萬人次以上,努力實現“崗位找人”與“人找崗位”雙向互動。推動“一鎮一品”勞務品牌建設,依托電商產業服務園等創業載體培育電商人才、帶貨主播,進一步拓寬農村勞動力就業增收空間。大力實施“榴棗歸鄉”工程,切實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保障,力爭每年吸引青年人才來滕就業8000人以上。高質量舉辦“創業滕州、樂業善國”創業大賽,加快建設總面積58.7萬平方米的企業孵化產業園,深入開展“社區微業”行動,全力推動“15分鐘就業服務圈”提質增效。
(劉林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