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安全郵箱登錄 | 政務服務門戶登錄 | 
繁體中文 | 無障礙瀏覽 |  長者版 | 關注我們 :
索引號 370481/2023-00504 主題分類 礦產
成文日期 2023-04-28 發布日期 2023-04-28
發文機關 滕州市人民政府 關鍵詞
發文字號 滕政發〔2023〕9號 有效性 有效

滕州市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滕州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

滕政發〔2023〕9號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滕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

現將《滕州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滕州市人民政府
2023年4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總 則

礦產資源是經濟發展之物質基礎,為更好發揮礦產資源對滕州市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統籌謀劃好“十四五”期間滕州市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實施辦法》《山東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棗莊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滕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年)編制工作的通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省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技術規程〉和〈市縣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要點〉的通知》《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全面開展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魯自然資字〔2020〕47號)等規律法規及文件要求,編制《滕州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是對省、市規劃的進一步細化落實,是依法履行礦產資源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審批和監督管理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活動的重要依據,是指導滕州市規劃期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的重要抓手。涉及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保護活動的相關規劃,應與本《規劃》做好銜接。

《規劃》以2020年為基期,2025年為目標年,展望到2035年。

《規劃》適用于滕州市行政轄區。

一、現狀與形勢

滕州市地處山東南部,面積1495平方千米,戶籍人口約176萬,是山東省人口最多的縣級市。滕州地處魯中南山區的西南麓延伸地帶,東與山亭區毗鄰,南與薛城區交界,西與濟寧市微山縣相連,北和濟寧市鄒城市接壤,區位優越,古有“九省通衢”之稱,京滬鐵路、京臺高速公路和京滬高速鐵路、104國道穿境而過,京杭大運河縱貫區內,水路有京杭大運河,交通便利。滕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古為“三國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今是全國百強縣,連續多年位列全國百強縣中前列。

(一)經濟社會發展概況

2020年,滕州市經濟總量穩步提升,實現生產總值(GDP)753.0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7.96億元,增長2.1%;第二產業增加值339.16億元,下降4.4%;第三產業增加值335.93億元,增長7.1%。三次產業結構為10.4:45.0:44.6,分別拉動GDP增長0.2、—2.1、2.9個百分點。全市生產總值增長5.5%,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7615元、17740元,增長6.5%、7.9%。滕州市礦山企業2020年礦業總產值為753,412.74萬元,礦業從業人數23236人。

(二)礦產資源現狀

1.礦產資源概況。截至2020年已發現礦產30余種,礦產地70余處,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有煤炭、水泥用灰巖、建筑石料用灰巖和冶金用白云巖4種,為滕州市優勢礦產。區域成礦條件構塑了滕州礦產資源的鮮明特征—煤分布于西部平原區,賦存于石炭—二疊系煤系地層。石灰巖分布于東部低山丘陵區,賦存于寒武—奧陶系地層中。

2.基礎地質調查與礦產資源勘查現狀。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1:20萬區域地質測量,1:20萬環境地質調查,1∶20萬區域地質調查,1∶50萬工程地質調查,1∶5萬—1∶100萬區域航磁測量,1∶2.5萬—1∶5萬區域航磁測量,1∶5萬—1∶20萬區域重力調查,1:20萬區域地球化學調查。

目前全市境內無探礦權。

3.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截至2020年底,滕州市開發利用的礦產有煤、水泥用灰巖和建筑石料用灰巖3種。礦山企業共19個,其中煤礦15個、水泥用灰巖礦2個、建筑石料用灰巖礦2個。2020年度開采量分別為1057.38、733.10和295.92萬噸。煤炭回采率平均89.91%,水泥用灰巖開采回采率平均98.5%,建筑石料用灰巖回采率平均99%。

4.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保護與恢復現狀。截至2020年底,全市形成采煤塌陷面積約86973.06畝,其中已穩沉81136.95畝,已治理面積67892.29畝(其中政府責任主體面積4165.89畝,企業責任主體面積63726.40畝)。完成破損山體治理項目12個,對54座山體納入保護山體名錄并立樁界定范圍和責任主體。

5.綠色礦山建設現狀。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6家礦山企業已納入全國和省級綠色礦山名錄,其中全國綠色礦山名錄2家,省級綠色礦山名錄4家。3家露天開采礦山已全面完成綠色礦山建設任務,10家煤炭礦山于2020年10月完成了綠色礦山建設任務,并參加了第三批省級綠色礦山遴選,成功申報全國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

(三)上輪礦產資源規劃實施主要成效與問題

上輪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實施以來,滕州市在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保護、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及礦產資源管理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1.基礎性地質工作得到加強。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全面完成轄域內應急供水水源地勘查、南四湖上游流域地質環境調查評價、地熱及淺層地溫能調查評價工作,地質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

2.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持續提高。礦產資源開發秩序規范有序,煤礦、建筑石料礦產最低開采規模進一步提高,礦山規模結構不斷優化,大、中型礦山比例進一步提高,礦山數量由2015年的24個減至2020年的19個。

資源利用方式持續轉變,技術研發推廣取得良好成效,與2015年相比煤炭的開采回采率由88.49%提高到89.91%,水泥用灰巖開采回采率由98%提高到98.7%。廢石、尾礦等再利用成效顯著,礦產資源集約節約與高效利用水平持續提高。

3.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與綠色礦業發展成效顯著。完成采煤塌陷治理面積67892.29畝,破損山體治理項目12個,礦山地質環境明顯改善。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建設正在按照實施方案穩步推進。

4.存在問題。歷史遺留的采煤塌陷區治理修復任務重,廢棄礦山環境治理尚未完成,資金落實是困擾治理修復的關鍵性因素。城鄉發展所需的大宗建筑材料礦產的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交織。

(四)面臨形勢

“十四五”時期,滕州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全市經濟將呈現穩中有進、進中有變、變中趨優之發展態勢,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對礦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1.碳減排與煤炭支柱產業的矛盾相互交織。滕州礦業經濟以煤炭開發利用為支柱,礦業總產值巨大,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而礦業水泥用石灰巖也是傳統產業中碳排放較高的密集產業。實現碳中和既要嚴格控制煤、水泥灰巖高耗能企業新增產能,優化存量產能,又要依靠技術進步和創新驅動產業增長,大力發展新型綠色低碳經濟,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降低工業產業的能源消費和碳排放,逐步實現經濟增長和碳排放的脫鉤,這對滕州經濟發展是重大考驗。

2.提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是高質量發展之要。高質量發展要求全面提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轉變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加快礦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高礦山智能化水平,在“雙循環”格局下,積極擴大經濟供需內循環,以滕州區位優勢,做好煤、建材面向國家、面向江皖的文章,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加強節能減排,提升尾礦、廢石等固體廢棄物的有效處置與綜合利用水平,延長產業鏈,加強產品高端化、精品化、差異化發展,是礦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3.礦業綠色發展提升到生態文明建設新高度。正確處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關系,解決歷史遺留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推進綠色勘查和綠色礦山建設,發揮滕州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的引領作用。

4.高質量發展需進一步完善礦產資源管理體系。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礦產資源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立足效能提升,服務改革發展,提高礦產資源宏觀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實現礦產資源管理方式轉變。

二、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及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貫徹綠色生態發展新理念,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優化礦產資源結構與布局,實施礦產資源綠色勘查、開發與綜合利用,提高產業鏈建設的精準度,推進礦業綠色轉型發展,重點聚焦礦業智能化、綠色化,實現礦業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

(二)基本原則

1.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生態環境承載力為礦產資源開發底線,創新綠色礦業發展方式,發展綠色礦業和礦業循環經濟,引領帶動礦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倡導綠色勘查開采,從源頭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實現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

2.布局優化、結構調整。嚴格落實省市級規劃,統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保護時空布局,突出重點區域、重點礦種,實行區域差別化、礦種差別化管理。優化礦山規模結構,轉變資源開發利用方式,提升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堅持資源開發與環境承載力相匹配,形成有序的資源開發保護新格局。

3.科技創新,系統發展。堅持科技興礦,科技管礦,全局謀劃,整體推進。推進智慧礦山建設,優化礦產資源信息化管理,完善礦產資源產業鏈、供應鏈。提升礦產資源服務保障水平,促進礦業的持續發展。

4.市場配置、公平競爭。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全面推行礦業權競爭性出讓,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準確掌握礦產資源供需形勢,培育公平高效規范的礦業權市場,確保市場配置與管理改革相銜接。

(三)規劃目標

1.2025年目標。落實上級規劃安排部署在滕州市的地質礦產調查與礦產勘查項目,做好項目監管工作。礦產資源開發綠色化、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至2025年,礦山數量控制17家,大中型礦山的比例不低于90%。礦產資源開發總量約2800萬噸左右,其中煤炭1300萬噸左右,水泥用灰巖600萬噸左右,建筑石料用灰巖900萬噸左右。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全面建成,2025年新建礦山全部達到綠色礦山建設要求,礦山地質環境歷史遺留問題基本修復治理,綠色礦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2.2035年展望目標。展望2035年,礦產資源深加工將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力,科技進步促進礦業開發規模集聚效應,潔凈煤生產、煤變氣、非金屬開發產業鏈延長、高附加值產品如泉之源,礦業高質量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一致。綠色礦業發展新格局全面形成,礦產資源管理更趨完善,建立起綠色、安全、創新、協調的礦產資源保障體系。

三、礦產勘查開發與保護布局

落實國家和省南四湖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圍繞魯南三大經濟圈區域一體化協同發展戰略,服務于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建設,強化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作用,保障礦產資源有效供給。根據成礦地質條件、資源分布特點,統籌全市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保護,優化勘查開發區域布局,促進資源產業基地、規劃礦區、重點勘查開采區建設。

(一)礦產資源勘查開采調控方向

落實國家能源資源發展戰略,結合滕州市實際,確定重點、限制、禁止勘查開采礦種。

重點勘查礦種:地熱、冶金(熔劑)用白云巖。

重點開采礦種:煤礦、建筑石料用灰巖。

重點勘查的礦種,加強財政資金投入,提供更多基礎地質資源信息,優先探礦權投放,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勘查。重點開采礦種,優化資源配置,推動資源的規模化、集約化開發,嚴格按照規劃區塊設置投放采礦權,加強礦山日常監管,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嚴格規范礦業權人準入條件,提升勘查開采質量和水平。

限制勘查開采礦種:水泥用灰巖。

限制勘查開采礦種,除嚴格礦業權人準入條件外,依據資源供需形勢,對其開采總量進行調控,同時嚴格日常監管,保護生態環境。

禁止勘查開采礦種:河砂等。

(二)礦產資源產業重點發展區域

根據本市礦產資源分布特點和產業布局,以礦產資源為基礎,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做好煤炭和建材產業,形成功能明確、資源配置合理、集約高效利用的區域礦業布局。

1.煤炭資源產業區。分布范圍為西部滕州煤田,依托資源優勢,有多家煤電及煤化工企業,區位和經濟優勢明顯。

優化生產布局,調整產業結構,著力延伸煤炭工業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和資源利用率,實現減煤增效。

調整單一的以原礦為主的礦產品結構,形成煤、氣、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生產體系,以煤氣化、煤焦化為主攻方向,以煤電二次能源轉化為重點,按照節能減排的要求,推行煤炭脫硫、潔凈煤技術,積極開展節能技術創新。以高品質煤炭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深化潔凈煤生產,發展煤氣化、煤化工產業,形成規模化煤化工基地。

2.建材資源產業區。滕州東(北)部水泥用灰巖礦和建筑石料灰巖礦是重要的建材生產基地,充分發揮建材資源優勢,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改造老企業,進一步提高技術裝備和生產水平,按集團化、基地化要求擴大重點企業經濟規模,突出發展高強度特種水泥和建材資源的產業鏈建設。

建設以水泥—綠色建材—裝配式建筑一體化為主業的大型專業建材加工、生產、展銷基地。

鼓勵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力度,以科技創新為手段,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礦業產業,推廣先進生產工藝,推進礦業轉型升級。建立健全保護地質環境和地貌景觀的長效機制,全面推動綠色礦業發展。

(三)勘查開采與保護布局

落實省、市規劃確定的重點、限制、禁止勘查開采礦種,科學布局和合理劃定市級審批發證的開采規劃區塊,按照“整合利用、采治結合”的原則,優化布局,科學劃定重點開采區,明確區內采礦權投放總量、最低開采規模、礦區生態保護等要求,推進礦山集約化、規模化、規范化、綠色化和效益最大化。

1.規劃分區管理

滕州市無能源資源基地和國家規劃礦區。

(1)重點勘查區

落實市規劃重點勘查區1個。滕州市地熱資源重點勘查區:面積220.77平方千米。

管控措施:財政資金優先向重點勘查區內項目傾斜,積極推進探礦權市場建設,引導社會資金風險投資開展商業性礦產勘查,加強綠色勘查;探礦權實行重點監管,嚴格勘查合同管理,推動精細勘查,實現找礦突破。

(2)重點開采區

落實省規劃重點開采區2個。為山東棗莊市滕州市石灰巖重點開采區和山東棗莊市滕州市隔山礦區白云巖重點開采區,其中山東棗莊市滕州市石灰巖重點開采區面積7.51平方千米,隔山礦區面積14.68平方千米。

管控措施:在穩定資源供應的基礎上,重點開采區要加強宏觀調控,科學合理設置并優化布局,提升綠色礦山建設水平,推廣示范綠色礦業經驗,推進礦山規模化、集約化和效益化發展。區內采礦權以招標競爭方式獲取,按照“誰開誰治、邊開邊治”的原則,夯實采礦權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土地復墾的主體責任,保護環境。

2.勘查開采規劃區塊設置

(1)勘查規劃區塊

落實市規劃勘查規劃設置區塊3個,棗莊市滕州市濱湖地區地熱普查,面積19.84平方千米;棗莊市滕州市柳泉地區地熱普查,面積63.34平方千米;棗莊市滕州市龍泉地區地熱普查,面積116.98平方千米,投放時序為2022—2025年。具體投放時序以市經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緩急進行投放。

管控措施:探礦權人應嚴格按招拍掛牌出讓的方式進行登記,嚴格按勘查合同開展工作,落實勘查施工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和實施環境承載力評估,做到依法勘查、綠色勘查。行政主管部門做好監督檢查。

(2)開采規劃區塊

落實市規劃開采規劃區塊1個,為滕州市隔山礦區冶金用白云巖礦,面積0.3378平方千米,投放時序2022—2024年;規劃新設置開采規劃區塊2個,為滕州市馬鞍山礦區建筑石料用灰巖礦和滕州市護子山礦區建筑石料用灰巖礦,面積0.3869平方千米,投放時序2022—2024年,具體投放時序以實際投放為準。

管控要求:開采規劃區塊投放要考慮礦種開發總量調控、采礦權總數控制、重點開采礦種、劃定的重點開采區及下一步的開發利用布局等要素,根據市場需求,有計劃投放采礦權。采礦權投放時嚴格落實規劃區塊劃定的范圍,不得變更規劃區塊確定的開采主礦種,嚴禁大礦小開、一礦多開。嚴格采礦權出讓監管,采礦權出讓應采取招標、拍賣、掛牌等方式進行。礦業權人按綠色礦山標準要求進行合理開發。

四、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

(一)基礎地質調查與礦產勘查

1.基礎性地質調查。落實省規劃部署,開展1:5萬滕州市幅、官橋幅1:5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開展應急供水水源地勘查,南四湖上游流域(滕州段)地質環境調查評價,為區域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提供地質依據。

2.礦產調查評價與勘查。開展滕州地區地熱及淺層地溫能調查評價工作。進一步摸清家底,開展冶金(熔劑)用白云巖、高附加值非金屬礦產的勘查工作。

(二)合理確定開發強度

按照“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清潔利用”的要求,落實省市規劃,符合國家有關政策,結合我市礦產資源供需形勢,合理調控礦產資源的開發強度,合理設定預期性總量。

1.開采總量管理。實施開采總量管理,合理進行開采布局,強化礦山資源量動態管理和礦山產能管理,禁止礦山超生產規模開采。統籌調整砂石資源供給,穩定礦產品價格,滿足社會經濟發展,提高礦山效益,提升砂石資源保障能力,落實煤炭“去產能”及采深超千米沖擊地壓退出政策,落實省年度開采總量指標。調整產業結構,轉換煤炭開采利用方式,促進潔凈煤生產、煤變氣工藝進程。

固體礦產資源主要礦產開發總量調控約2800萬噸左右,其中煤礦1300萬噸左右、水泥用灰巖600萬噸左右、建筑石料用灰巖900萬噸左右。開采總量為預期性總量調控指標。

2.礦山數量。新設礦山必須滿足省和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確定的最低開采規模要求,開采規模必須與礦區(礦床)儲量規模相匹配,資源儲量達不到設置條件和合理經濟服務年限要求的不予設置和審批。引導礦山企業實施兼并聯合,整合煤礦礦山數量,提高集約化、規模化開采能力。礦山數量控制在17家,形成以大型礦山主體、集約規模開采的礦業新格局。

(三)優化開發利用結構

1.礦山規模結構

新建建筑石料礦山規模必須達到大型以上。制定現有小型礦山整合提升或到期關閉政策,引導礦山企業實施兼并聯合,推動礦產資源向優勢企業集聚,推進大型礦業集團建設,培育產業集群。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推進規模化開采、集約化經營,到2025年底,全市大中型礦山比例不低于90%。

2.開發利用結構

(1)推廣先進適用技術

加強政府引導,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和科學管理模式,嚴格執行“三率”考核,進一步提高礦產資源利用水平,共伴生礦產資源、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顯著提高,推動本地礦業企業參與境外礦產資源開發,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礦業集團。煤礦企業積極推廣膏體充填、煤矸石井下充填置換煤、薄煤層綜采等技術,實現煤氣化、煤液化和煤焦化,提高資源回收率、減少地表沉降。

露天開采的非金屬礦山必須嚴格實行臺階式開采和作業規范。砂石資源開發利用積極推行“整體出讓、整體開發”模式,積極培育和發展大型砂石資源生產基地,提升規模化開采水平,發展壯大機制砂石企業。有粉塵污染的非金屬礦產品加工必須進廠房封閉除塵作業,生產環節必須達到安全、環保、運輸等部門規定的技術標準。

(2)調整產品結構

以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關鍵技術為中心,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鼓勵企業面向自身需求和發展需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重點支持礦業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共性、配套、關聯度大的技術和有利于提高競爭力的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升級礦山開采、選礦、加工工藝、技術裝備,增強精深加工礦產品生產能力,促進礦業產業鏈現代化。

加快融入網絡經濟,提高勞動力素質,高效利用礦產資源,逐步實現礦山企業“互聯網+”的物聯網運行模式。

3.新建礦山最低開采規模

堅持礦山設計開采規模與礦區儲量規模相適應的原則,新建礦山嚴格執行規劃確定的礦山開采最低規模標準。規劃期內,新建礦山生產規模不低于:建筑石料用灰巖100萬噸/年且礦山服務年限原則上不少于10年,冶金(熔劑)用白云巖50萬噸/年,地熱不低于3萬立方米/年,其他礦種新建礦山生產規模按省規劃確定的最低開采規模要求執行。

(四)嚴格規劃準入管理

綠色勘查:執行山東省《綠色勘查規范》及《山東省綠色勘查技術要求(試行)》要求,全過程實施綠色勘查。

資源條件:資源儲量及其類別必須滿足開采設計要求。

開采規模條件:須滿足最低開采規模及最低服務年限要求,礦山開采規模必須與礦區資源儲量規模相適應。礦山建設須符合規模生產、集約經營的原則。

技術經濟條件:符合國家規定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和礦山設計,開采方法、加工(選洗)工藝及相關設備必須符合規劃限定要求,達到科學、先進、合理的生產水平,確保安全生產。

綠色礦山建設:依據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和條件,嚴格礦山準入管理,新建礦山全部達到綠色礦山建設要求,用綠色礦山建設標準規范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各項活動,確保礦山實現資源合理開發、環境保護與社會和諧。

生態保護修復:必須符合《滕州市國土空間規劃》要求的生態環境保護準入條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土地復墾及地質災害防治等措施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并與礦山建設同步實施。

(五)開發利用保護條件

統籌做好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修復。新建露天礦山要合理劃定開采范圍,做到最低開采標高與周邊環境相適應,治理范圍與礦區范圍統籌一致,對可以整體開采的,不得分割劃界,不宜整體開采的,原則上沿等高線劃定礦權范圍。實施采礦終了效果管控制度,合理確定開采方式和修復模式,納入采礦權出讓公告,實行前置管理和過程管控。將礦山開發利用方案和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一并統籌編制,須結合礦區周邊人文、生態產業等布局,科學規劃采礦終了預期效果,推行“整體開發”“多階緩坡”“一坡到底”等開采新模式。采、選工藝及設備必須科學、先進,“三率”指標需達到規定要求,對具有利用價值的廢石、剝離物等要綜合開采、綜合利用。

五、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區生態保護

(一)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建設

按照政策引導、地方主體、突出特色、創新驅動、示范引領的原則,統籌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優化礦山布局,調整礦業產業結構,全域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全面推進綠色勘查,統籌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創新綠色發展管理機制,按照《山東省滕州市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推進滕州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建設。將滕州打造成資源型城市在礦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的樣板區,煤炭資源開采高效化、技術裝備智能化的展示區,非煤資源開發利用集約化、礦地和諧模范區,礦產資源管理創新的先行區,引領帶動礦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

扎實推進山體保護,合理利用山石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將市域內54座山體納入保護名錄,一級保護山體名錄26座,二級保護山體名錄28座,對山體保護進行勘測設樁工程界定。

(二)綠色礦山建設

1.總體思路。綠色礦山建設,以實現礦產資源利用集約化、開發方式科學化、企業管理規范化、生產工藝環保化、礦山環境生態化,有序推進、分步實施,構建資源、環境和社會效益相協調的礦山發展模式。

2.目標任務。規劃期內,新建礦山全部達到綠色礦山建設要求,制定了綠色礦山建設的時間表和建設路線圖。鼓勵并引導礦山整合重組,拉長產業鏈、提高礦產品的附加值和產業帶動力,打造一批資源綜合利用率高、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優良的品牌企業。

3.組織方式與進度安排。以市政府牽頭,成立全市綠色礦山領導小組,建立市、鎮(街道辦)、企業三方聯動機制。以綠色礦山建設規范標準為引領,加強綠色礦山建設技術服務單位技術指導,制定和完善“十四五”期間全市綠色礦山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加強考核及監督,掛圖作戰,倒排工期,以礦山企業為主導,全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工作,確保綠色礦山建設要求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到2025年,全市所有礦山全部建成綠色礦山,且持續保持并不斷完善,精益求精。

4.政策措施

(1)加強技術創新及政策引導,大力提升礦產資源綠色開采水平。創新研究制定綠色礦山激勵約束新機制,積極出臺鼓勵礦山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和技術攻關的政策。

(2)加強礦山企業綠色生產規范化管理。用“綠色技術”改造礦產開發利用產業,強化循環經濟的技術支撐,推動礦業發展向效益型、集約型和生態型轉變,建成節約高效、環境友好、礦地和諧的綠色礦業發展模式。

(3)加大財政專項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對達到綠色礦山條件的企業實行政策傾斜,依法優先配置礦產資源和提供用地、給予礦業權人稅費減免、金融信貸優先安排等政策。

(4)加強綠色礦山監督管理。建立長效綠色礦山監督管理機制,建立礦山環境監測系統,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建成集礦山環境信息采集、存儲、傳輸、分析、處理和發布為一體的網絡系統,實現礦山環境動態監督管理。

(三)礦區生態保護修復

1.新建礦山。嚴格礦山準入條件,新建礦山必須達到綠色礦山要求。堅持源頭預防,督促礦山企業科學編制并嚴格實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原則,開展礦山生態修復,實現邊開采、邊保護、邊治理。

2.生產礦山。落實“邊開邊治”礦區生態保護修復制度,加強礦山地質環境動態監測,嚴格執行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基金制度,對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和占損土地進行治理恢復,加強礦山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減少礦產資源在開發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3.廢棄礦山。將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納入政府生態環境保護考核和問責體系,構建“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開發式治理、市場化運作”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模式。查清歷史遺留廢棄露天礦山底數,總結治理經驗,科學制定修復計劃。到2025年,基本完成歷史遺留礦山治理。

六、重點項目

(一)實施主體

實施主體為滕州市人民政府,牽頭實施部門為滕州市自然資源局。

(二)預期成效

至滕州市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項目完成,轄域內所有礦山全部建成綠色礦山,對礦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起引領帶動作用。資源型城市滕州將成為礦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的樣板(三區城市),即礦產資源管理創新的先行區、煤炭資源開采高效化和技術裝備智能化的展示區、非煤資源開發利用集約化的礦地和諧模范區。

具體做法為:優化勘查開發布局、促進礦業產業結構調整、全域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整體提升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積極探索礦地和諧發展新途徑、建立發展綠色礦業工作新機制。

(三)進度安排

預計2025年底完成滕州市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建設項目。

七、規劃保障措施

(一)實施保障

1.目標實施。礦產資源規劃發布后,要分解落實《規劃》確定的總體目標和任務。對財政出資安排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和保護,綠色礦山建設、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等重點項目,按年度實施計劃安排,推進項目落地落實,并根據形勢變化適時調整年度計劃。加強礦業權出讓,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等重點項目實施的規劃審查,樹立規劃的權威性,充分發揮管控作用。

2.責任考核。健全規劃實施管理責任制,制定規劃目標責任管理辦法及規劃執行年度考評制度,明確考核內容、考核辦法等,強化措施,完善落實機制和監督檢查。

3.評估調整。實施礦產資源規劃評估,加強《規劃》落實情況的調研、監測、統計和分析,開展《規劃》實施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完善規劃實施工作安排。

建立調整機制。規劃調整需有充分的依據,并對調整內容進行監測評估和科學論證,提出調整的意見建議;《規劃》的調整,應當向批準機關提出調整申請,經批準機關同意后生效。

4.監督檢查。職能部門要履行礦產資源規劃的管理職能,建立規劃實施監督檢查機制,充實人員力量,強化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的規劃實施監督管理,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強化檢查措施,發現不符合規劃的,及時予以糾正或查處,確保《規劃》全面細化落實。

5.信息化建設。完善規劃實施管理的動態監測、評價、預警技術。充分利用礦產資源、地質環境保護等監測系統提供的監測數據,建立并完善規劃實施監測信息平臺,及時、準確地掌握全市范圍和重點礦區的礦產儲量增減、資源利用水平、礦山生態環境等的動態變化。對規劃實施進行評價和判斷,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二)制度保障

1.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做好政策銜接,及時組織研究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共同推進規劃實施。

2.完善政策支持。各級各部門要建立完善權責明確、協調統一的礦產資源規劃管理工作體系,健全“政府領導、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共同管理責任機制。各級政府要加強經費保障,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多渠道籌措資金支持礦業勘查開發。鼓勵地方礦業權出讓收益分成部分統籌用于本地區礦產勘查開發活動。探索建立綠色礦山建設激勵獎勵機制,研究制定資源、土地、財稅、金融等支持和優惠政策,定期開展綠色勘查、綠色礦山評優表彰,推動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3.加強宣傳引領。礦產資源規劃經批準后,予以公告。加強本《規劃》宣貫,各級各部門要做好規劃的宣傳和解讀,提高社會各界對規劃的認知度,動員全社會關心支持礦產資源服務保障,并接受社會對規劃實施的監督。積極組織開展相關培訓指導,及時分析規劃編制、實施及監測評估典型案例,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凝聚礦產資源管理改革的共識與合力,為規劃編制實施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文件文字版:

滕政發〔2023〕9號滕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滕州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docx

文件PDF版:

滕政發〔2023〕9號滕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滕州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pdf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權所有 魯ICP備12014628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3704810032
主辦:滕州市大數據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網站安全檢測平臺 魯公網安備 37048102000005號
滕政發〔2023〕9號滕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滕州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docx 滕政發〔2023〕9號滕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滕州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pdf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尿口免费影视app| 男女真实无遮挡xx00动态图120秒| 乡村老妇的大肥臀被撞击的|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云霸高清| 欧美成人鲁丝片在线观看| 18禁止看的免费污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国产真实女人一级毛片|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视频7| 人与禽交另类网站视频|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做床爱无遮挡免费视频| 撕开老师的丝袜白丝扒开粉嫩的小| 美女性生活电影| 99精品在线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金莲| 日本xxxx裸体bbbb| 男人扒开女人下面狂躁动漫版| 91草莓视频在线观看| 久青青在线观看视频国产| 国产乱子伦农村xxxx| 天天综合天天色| 欧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性xxxxx极品| 久久国产三级精品| 免费观看性欧美大片无片| 国产自产在线视频一区| 日本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下载|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 欧美精品一区视频| xxxx国产视频| 五月天婷婷在线播放| 全彩口工彩漫画无遮漫画| 巨胸喷奶水视频www网免费|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自拍| 色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400部国产真实乱| 丁香六月久久久|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